close

【羅開新聞中心UlyWeng綜合報導】相較於名人賽的神秘個性,每年固定於美國父親節(六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)上演決賽的美國公開賽,就顯得朝氣蓬勃,而且開放性十足,只要通過資格賽便能取得入場券。當然,這跟它的「公開賽」性質有絕大的關係,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跟其他三場大賽比較起來,特別是另外兩場在美國本土開打的大賽,這場由USGA主導的國家公開賽,美國人展現了絕對的支配力道。

從過去一百一十屆冠軍名單來看,美國選手包辦其中七十九勝,就是最佳的證明,甚至二戰後到2004年之前,國際選手能從美國人手中搶下美國公開賽的次數竟然少到只有六座,直到最近七年才慢慢改變美國獨霸的局面,地主選手僅留下兩座冠軍盃。

南非顯然是美在國公開賽中最吃得開的選手,從1994到2004年這十一年間,Ernie Els(厄尼‧艾爾斯)和Retief Goosen(瑞提夫‧古森)就搶下其中四座。把時間再往前推進至1965年,當時二十九歲的Garry Player(蓋瑞‧普雷爾)終止三十五年來完全由美國人壟斷公開賽的局面。

然而,美國人又重新主宰自家的國家公開賽,在艾爾斯在1994年奪得首勝前,期間僅1970年的英格蘭選手Tony Jacklin(湯尼‧賈克林)和1981年的澳洲選手David Graham(大衛‧葛拉罕)抱走冠軍。

隨著古森在辛尼寇克丘贏得個人第二座美國公開賽,國際選手突然知道如何征服USGA精心設計的球場,紐西蘭Michael Campbell(麥克‧坎貝爾)、澳洲Geoff Ogilvy(喬夫‧歐葛維)和阿根廷Angel Cabrera(安哲爾‧卡布瑞拉)先後讓地主球迷失望,去年的北愛爾蘭選手Graeme McDowell(葛雷米‧麥克道威爾)更破除魔咒,成為四十年來首位封王的歐洲人。

其實,在2004年之前,許多國際選手都有機會拿下冠軍,包括1985年屈居第二的我國選手陳志忠。那一年的主戰場是奧克蘭丘,從資格賽打上來的陳志忠躍為大黑馬,他打出史上第一記雙鷹,前三回合取得領先優勢,但老天爺彷彿開了大玩笑,決賽日卻卻讓他在打出雙擊球的情況下,單洞爆出高於標準桿四桿,最後以一桿之差敗給Andy North(安迪‧諾斯)。

陳志忠在美國公開賽展現台灣製造的威力,不過他並不是首位取得參賽權的台灣選手,而是1979年的許勝三。隨後,呂西鈞連續參加1980和1981年的賽事,1983年許勝三更成為首位晉級的台灣選手,最後獲得六十八名。目前在冠巡賽打球的盧建順,1984年也通過資格賽測試,接著陳志忠連打四屆比賽,其中1986年和哥哥陳志明聯手出席辛尼寇克丘的盛事。

台灣選手至今在美國公開賽的最佳成績自然是陳志忠的並列第二,但1988年之後,再也沒有人可以打進這場每年六月中所進行的大賽,直到今年的旅美業餘小將潘政琮。年僅十九歲的潘政琮,以資格賽並列第二過關,這也是繼2009年林文堂闖進奧古斯塔後,第二位打進四大賽的台灣選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kik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